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

时间:2024-11-09 00:09:18
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

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

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,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,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,写写读后感了。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1

翻开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六课的第二个成语故事——一鼓作气,始终记在我的脑海里。

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战争时期的一年,齐国向鲁国发动战争。原本鲁庄公准备派将士迎击,就在这时鲁国的一个平民——曹刿就去见鲁庄公,曹刿对鲁庄公说:“鲁庄公,齐军来势凶猛,不能迎战。”鲁庄公说:“你有何妙计。”曹刿回答说:“齐国来迎战时会击鼓,我们等敌军士气丧落的时候再去迎击。”鲁庄公说:“好!”

鲁庄公就按曹刿的方法来迎击,打败了齐国,事后,鲁庄公把曹刿叫来问他:“为何要等齐国三次擂鼓之后再迎击呢?”曹刿说:“齐军第一次擂鼓士气旺盛,第二次擂鼓士气开始退,等到第三次擂鼓之后就更加低落了,这时我们一鼓作气,取得胜利。”

读了这个故事后,我知道了,我们要劲头大的时候,赶快就把事情做完,才能达到最好效果。

说到这个故事,我就联想到了我自己。

一次,我正在写作业,爸爸看见我没什么精神,对我说:“女儿,你不要玩一下做一下,要一鼓作气,把事情做完。”这时我就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了,赶快做作业,一会儿,作业做完了。爸爸又对我说:“这样就对了!”我笑了笑。

世上有许多的成语故事,有没有什么成语故事可以让你深受教育呢?

评:从学过的故事中找准感触最深的内容,展开联想,思路清晰。

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2

今天,我读了《一鼓作气》这个成语故事。

这个故事讲的是齐国的鲁国发动战争。一个叫曹刿的人实在是不想自己的国家就这样被破坏掉,就去见鲁庄公。和鲁庄公坐一辆战车来到了战场上,这时,齐军开始擂鼓了,鲁庄公准备派人去迎接战争,可是,曹刿摇摇头,示意不要,齐军又退了回去,齐军第二次擂鼓的时候,鲁庄公又准备迎接这次的战争,可曹刿还是连连摇头,齐军只好又退了回去。等到齐军第三次擂鼓的时候,鲁庄公问曹刿:“可以派兵去迎接战争了吗?”曹刿说:“这回可以了。”于是,鲁军把齐军打得大败而逃,屁滚尿流。

事后,鲁庄公问曹刿:“为何要等齐军三次擂鼓之后才反击呢?”“打仗靠将士的勇气。”曹刿说:“齐军第一次擂鼓的时候士气旺盛,第二次擂鼓的时候士气开始衰落了,第三次擂鼓的时候士气就更加低落了,等到敌人疲乏时,我军一再出击,一鼓作气取得胜利!”

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:人要趁士气大的时候,一鼓作气把事情完成。

读完这个故事,让我想到了我自己——

一次,我正在画画,画了一点,我就开始玩了,妈妈见我在玩,就说:“黄佳欣,不要玩一会儿又玩一会儿,做事要一鼓作气!”当时,我就深受教育,赶快画画。

在社会上有很多同类的`问题,如果大家都习惯了一鼓作气做事,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?

评:内容介绍清楚,道理总结得精辟,联想思维严谨,结尾引人深思。

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3

最近,我怀着激情澎湃的心情读了《一鼓作气》这个故事。它发生在春秋时代,写得妙笔生花,栩栩如生,读时起伏不平,读后荡气回肠。

这个故事主要说了鲁庄公放了管仲,齐桓公便拜他为相,还派鲍叔牙出兵攻打鲁国。鲁庄公气得翻白眼,派曹刿发兵在长勺与齐兵大战。第二天,鲍叔牙让将士击鼓冲锋,而曹刿却命士兵坚守不出;第二次也一样;等到第三次的时候,齐兵已经白冲了两次,都懒洋洋的。谁知,曹刿命军士把鼓打得震天响,鲁兵像雹子打荷叶似的,把齐兵杀个七零八落。鲁兵正要追赶,曹刿查看了一下敌人的车轮子,才下令“快追”。鲁兵从齐兵那得到了好多武器、粮食和车马。事后,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第三次才进攻,曹刿说:“第一、二回将士很有劲,第三回就差了,也没多大精神。趁敌人没劲时我们‘一鼓作气’打过去,怎么不赢呢?还有敌人逃跑也许是个计,看一看车轮子是不是乱的,否则就中计了,这回齐兵的车轮子全乱了,所以我才下令追。”

正因为曹刿使用了“一鼓作气”才使他大获全胜。而我也深有体会,有一次,我在做语文阅读时,有一道题太难了,我想:先放一边吧,过一会儿再做;第二次还没读完又不想做了,等我玩腻了,再去做,结果我读了三遍,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完成它。我想如果我当时一鼓作气一次读完它,然后认真想一想,也许用不了10分钟就可以完成。所以,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学习“一鼓作气”的精神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,如果半途而废,就会事倍功半。

《《一鼓作气》读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